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网站
Copyright(C)2016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辽ICP备*******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沈阳
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42号
友情链接:中国地调局 | 中国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 |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 地矿集团
-
党的建设
2022-07-01 14:30:44地调院公司召开迎“七一”党务培训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扎实推进地调院公司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正值七一党的生日之际,公司召开2022年党务培训会议。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国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各支部书记、副书记及部分支部委员参加培训。 会上,地调院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王萱带领大家学习了如何进一步规范记录支部记录本、重温发展党员的25个步骤以及怎样开展好党支部日常工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旨在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国智就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的负责人,党支部是党员政治生活的核心,支部书记要深刻了解其肩负的工作任务和政治职责,要不断增强党建工作能力,提高党支部建设水平。二是要了解支部工作,实施规范管理。通过培训学习,全面提高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履行党支部建设的职责。三是开展学习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和改进公司党的建设工作,结合员工工作特点和信息化社会环境,工作要有所创新,总结先进支部经验,加强宣传推广。 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要把支部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建设规范化工作落在实处,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为实现地调院公司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
党的建设
2022-06-28 09:56:15公司召开2022年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6月27日,公司召开2022年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于成广同志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副总经理刘德军同志主持会议,公司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会上,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国智同志以《凝聚时代新思想 激发党建新活力 以党建工作新局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题作2022年党建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1年公司党总支在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管党治党贯穿到管理全过程,狠抓关键环节,聚焦重点工作,突出效能提升,着力抓管理、抓纪律、抓作风、抓廉政,公司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得到明显改观,思想组织建设显著增强,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呈现良好局面。 报告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地矿集团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安排部署,严格落实集团党委党建、纪检监察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2022年各项任务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二是强化党建责任落实,用党的建设引领公司改革发展。三是强化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四是强化党的干部人才工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反“四风”正作风。六是强化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七是发挥统战和群团组织作用,服务公司改革发展。 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于成广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史学习教育没有终点,公司党总支将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及时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典型经验成果、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和办实事制度,使党史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将其融入往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推动全体党员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进一步抢机遇、扬优势、补短板、促发展的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二是持之以恒,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效动能;三是创新学习教育方法,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水平。公司党总支将继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会议表彰了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作交流发言。
-
党的建设
2022-04-27 15:41:58地调院公司第二党支部参与组建东北地球科学党建联合体
为强化国家地质调查队伍的引领作用,深化央地协调和产学研融合发展,更好地推动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发展和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地调院公司第二党支部于4月24日参加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科技处党支部牵头的“东北地球科学党建联合体”筹备会议。联合体现有7支党支部,分别是沈阳地调中心科技处党支部、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科技处党支部、东北大学地质系党支部、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第一党支部、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第二党支部、吉林省地调院机关党支部、辽宁省地研院调查检测与遥感物测分院党支部。 筹备会议深入落实党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整合分散的行业资源,助推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实现党建联抓、优质资源联享、行业信息联通,强化融合创新,推动成果共享和转化,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党建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转型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倡议组建“东北地球科学党建联合体”,以“党建联合、党史联学、服务联动”为主题,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定期组织开展各有所长、丰富多彩、惠及群众的党建活动。东北地球科学党建联合体工作方案正在编制中。 未来,地调院公司第二党支部将充分利用“东北地球科学党建联合体”的合作平台,通过阵地联创、活动联办、信息联通和党员联育等措施,加强与联合体各成员单位沟通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做好支部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地调院的影响力,为东北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党的建设
2022-04-06 17:21:48就近“参战”,“抗疫”有你
2022年,阳春三月的沈阳,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席卷了这座全国特大型城市—沈阳。在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任务艰巨繁重的关键时刻,作为辽宁地调院公司的党员、干部职工刘国昊、张鹏、关旭、张思佳奔赴到疫情防控最前线,第一时间报名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帮助别人,温暖自己”的铮铮誓言。 突如其来的疫情飞速地蔓延,3月24日的沈阳是没有早高峰的一天。从这一天起,沈阳按下暂停键,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党支部书记刘国昊、张鹏同志积极响应地调院公司党总支的号召,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数据录入工作,耐心地帮助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完成身份确认,深入封控区协助开展核酸采样。 在支部书记的号召下,公司职工关旭、张思佳也积极联系社区工作人员,投身于志愿者的行列中,参与走访了社区不能下楼参与全民核酸的住户,调查情况,协助扫码核酸检测,还不是党员的她在跟他一起工作的党员志愿者身上发现了积极的、正面的精神力量,所谓“帮助别人,温暖自己”为别人付出的仅仅是举手之劳,而自己获得的却是心灵的满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人都是战士,医护人员战斗在一线,党政机关安排部署落实各项决策指令,维护秩序,民众踊跃参与全民核酸、“以静制动”。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没有让人们惊惶失措,反而让人心团结的更紧密。
-
党的建设
2022-03-30 10:22:16防疫有我,勇当先锋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肆虐沈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暂停了原本繁华的街道,熙攘的人群、嘈杂的闹市一夜间归于平静,不停上升的数据牵动着无数沈阳人的心,遭遇突如其来的难关,每家企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地调院公司党总支按照集团党委部署迅速响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地质工作则的责任与担当,奏响最美的“逆行”旋律! 公司第四党支部书记张鹏同志率先第一个报名社区志愿者。接到恒大社区任务通知后,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工作岗位,与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全身心投,在恒大社区恒大城一期检测点维持现场人员检测秩序,提示提醒园区流动人员做好防护,对现行防疫政策和核酸检测相关问题答疑解惑,帮助老幼病残孕学等人员快速通过绿色通道,帮助其他志愿者进行防护服消杀搬运防疫物资。样样都一丝不苟,确保核酸采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真正内涵,展现出一名地质工作的坚定,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的风采。 公司员工关旭积极响应社区志愿者工作,参加新乐街道新南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负责核酸检测人员登记,维护秩序及发放检测卡片,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他说“疫情发生以来在志愿服务队伍里看到了很多共产党员的身影,深受感动。他们榜样的力量让我有了动力,我也要为抗击疫情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已经向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这场全市抗击疫情的战争,没有人是旁观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从地质队员到抗疫前沿,改变的是工作和场地,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无论是野外一线还是抗疫前沿,地质工作者的那份执着、那份坚守、那份担当一直都在。